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笔者乘坐大巴前往净水厂。在这里,笔者了解了制水工艺流程以及净水过程。
淡水资源紧缺
今年,我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一路上,笔者就如何节水、保水提出了许多建议与方法,比如洗手、洗澡水可以用来拖地、冲马桶,不向河海里乱扔垃圾、杂物等。在净水厂,厂长朋友来告诉大家,我市虽然河流众多水源丰富,但人均拥有量仅为580吨,远低于联合国生存警戒线1000吨,仍属于缺水型城市。听到这里,笔者更加坚定了节水、惜水决心。
来到净水厂,在几位工程师的引导下,笔者依次参观了制水、净水的各个环节。
一走进中心控制室,大家就被占据了整面墙壁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吸引住了,好奇地想一探究竟。通过专业人员的介绍,原来这里的两台计算机和一幅工艺模拟屏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就实现了对水厂运行全程的监测、控制和调度管理。比如,在水里加矾、加氯、滤池反冲洗等都采用自动化控制。
接着,大家来到了反应沉淀池。在沉淀池前段,大家看到水是黄绿的颜色,越往前走,水变得越来越清澈。这是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反应呢?工作人员告诉大家,从蒙阴岸堤水库流过来的原水,首先要进入反应沉淀池,这时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同聚合氯化铝产生絮凝反应。之后,进入平流沉淀池,将水中悬浮颗粒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沉淀到底部,所以水变清了。
过滤是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一环。步入V型滤池,一个个滤池呈现在眼前,据了解,在这里通过石英砂的过滤可以使水的浊度进一步降低,而且水中有机物、细菌、病毒等都会随水的浊度降低而被部分去除,滤后水再投加二氧化氯后进入清水池。
张厂长说,水厂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对各净水工艺的水质每两个小时取样检测浊度和余二氧化氯,对原水和出厂水每天进行一次九个项目的简分析,以保证监测标准全面达标,全力保障市民饮水安全、放心。
所以笔者认为即使现在我们还感觉不到吃水的压力但也要做到居安思危,提前做好水荒防范,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